史威登堡神学著作

宇宙星球 #83

83.他们被带入的天

83.他们被带入的天堂出现在他们星球的右边,因而与我们地球天使的天堂隔离。这个天堂的天使身穿点缀着小金星的闪亮蓝衣。这是因为他们在世时就喜欢这种颜色。他们还认为,这是最为属天的颜色,主要因为他们处于对应于这个颜色的爱之良善。略带红色或火焰色的蓝色对应于属天之爱的良善;略带白色或闪光的蓝色对应于属灵之爱的良善(AC 9868)。

属天的奥秘 #9927

9927.“他进圣所

9927.“他进圣所到耶和华面前,以及出来的时候”表在敬拜中的良善和真理的每个状态下。这从“进圣所”和“到耶和华面前”的含义清楚可知,“进圣所”和“到耶和华面前”是指敬拜,如前所述(9903, 9907节)。所表示的之所以是敬拜中的良善和真理的状态,是因为构成以色列和犹太民族的敬拜的一切都是内在敬拜的代表;内在敬拜源于良善和真理,确切地说,源于对良善的情感和对真理的信仰。之所以表示它们的每个状态,是因为经上说“他进,以及出来的时候”,“进和出”表示状态的一切方面或事物。事实上,凡属于动作的,如行走,四处走动,前行,皆表示属于它们所指之物的思维和情感的状态,因而在一般意义上表示生命状态。“行走”具有这种含义(参看519, 1794, 3335, 4882, 5493, 5605, 8417, 8420节);“前行或行进”和“旅行或起程”同样具有这种含义(8103, 8181, 8397, 8557节);在来世,从一个地方到另一个地方的移动和前进表示状态(1273-1277, 1376-1381, 2873, 3356, 9440节)。由此明显可知,“进和出”表示整个生命状态,或凡这些话所指之物的整个状态;由于此处论述的主题是源于良善和真理的敬拜,故“进和出去”表示敬拜中的良善和真理的各个状态。
  “进和出”的这种含义起源于来世的代表。因为那里的人四处走动,行走,前行,进、出,和世上一模一样。但这一切动作行为都是照着他们思维和情感的生命状态而做出的(可参看前面所提到的地方)。然而,他们没有即刻意识到这一事实:这些动作行为来源于他们的思维和情感,是对应,因而是真实的表象。由此明显可知,各种形式的动作都表示构成生命状态的事物。正因如此,“进和出”表示整个生命状态,因而表示凡这些话所指之物从开始到结束的状态。这就是古人的这句俗语的来源:他们知道一个人的出入,或进、出,或进去、离开,意思是说,他们知道他的整个生命状态。由于这种说话形式的起源可追溯到来世的对应,如前所述,故类似的说法出现在圣言中;在它所出现的地方,它具有类似的含义,如在下列经文,撒母耳记上:
  亚吉叫大卫来,对他说,你是正直人,你随我在营中的出入,在我眼里甚好。因为我未曾见你有甚么坏处。(撒母耳记上29:6)
  “你的出入在我眼里甚好”表示他对对方的整个生命状态感到满意。
  撒母耳记下:
  你当晓得押尼珥来是要劝诱你,要知道你的出入,知道你一切所行的事。(撒母耳记下3:25)
  “知道出入”表示知道他生命的一切思维和一切行为;这也是为何经上说他“知道你一切所行的事”。列王纪下:
  你坐下,你出去,你进来,你向我发烈怒,我都知道。(列王纪下19:27; 以赛亚书37:28)
  这论及亚述王西拿基立;“知道他出去、他进来”表示知道他所谋划之事的全部。诗篇:
  耶和华要保护你,免受一切的灾祸。祂要保护你的灵魂。你出你入,耶和华要保护你,从今时直到永远。(诗篇121:7, 8)
  “出入要保护”表示照良善和真理的状态保护生命的各个方面。
  摩西五经:
  愿耶和华,一切血肉之灵的神,立一个人治理会众,可以在他们面前出、在他们面前入,也可以领他们出、带他们入,免得耶和华的会众如同没有牧人的羊群一般。(民数记27:16, 17)
  “在他们面前出、在他们面前入”表示引导他们的人,因而表示他们在生命的每个状态下都可以仰望并跟随的人。约翰福音:
  人进羊圈,不从门进去,倒从别处爬进去,那人就是贼,就是强盗。从门进去的,才是羊的牧人。我就是门,凡从我进来的,必然得救,并且出入可以找到草场。(约翰福音10:1, 2, 9)
  “进去”表示进入天堂,因而进入爱与信之良善,因为那良善构成天堂;因此,“出入”表示在生命的每个状态下被主引领,因而表示出于自由,也就是出于从主所获得的爱与信而思考并意愿良善,因为爱与信构成自由。
  路加福音:
  耶稣差遣十二门徒去宣讲神的国。对他们说,无论进哪一家,就住在那里,也从那里出去。(路加福音9:2-4)
  “进一个家,住在那里,从那里出去”表示享受与那些以信和爱接受主之人的天堂团契;因为在天堂,那些一起生活在同一个社群里的人也在同一个“家”里,他们在那里出入,因为他们处于一种相似的良善;但那些处于一种不同良善的人无法如此行;即便进去,他们也不是从门,而是从别处进去的。人若不知道所表示的是这些事,就不可能知道这些话是什么意思,即:无论进哪一家,就住在那里,也从那里出去。
  以西结书:
  首领进入的时候必由这门的廊而入,也必由原路而出。在各指定的节日中,这地的百姓进到耶和华面前的时候,从北门进入敬拜的,要由南门而出;从南门进入的,要由北门而出。不可从进入的门回去,要从他面前径直出来。首领要在他们中间;民进入,他也要进入;民出去,他也要出去。(以西结书46:8-10)
  这几节经文在内义上论述的是一个新天堂和一个新教会;“首领”表示源于爱之良善的信之真理。首领和这地的百姓进入和出去描述了对天上的天使和地上的教会之人来说,这真理以哪种方式进入,以及此后当经由外在途径进入时,它如何向内层发展,当经由内在途径进入时,又如何向外层发展。“南”是指内在人中信之真理的状态,“北”是指在外在人中信之真理的状态;“进入和出去”是指就良善和真理,因而就敬拜而言,生命的状态。
  由此足以清楚知道,“出入”描述了诸如属于受良善和真理影响的生命状态。否则,首领,以及这地的百姓从这一路进去,还是从那条路进去,又有什么关系呢?此处他们进出的“殿”或房屋,表示天堂和教会(参看3720节);“首领”表示信之真理(5044节);“这地的百姓”表示那些在天堂里或属于教会的人(2928节);“路”表示通向真理之物(627, 2333节);“门”表示教义(2851, 3187节);“南”表示真理住在光中所在之地(9642节),因而是指内在人中的真理;“北”表示真理住在模糊中所在之地(3708节),因而是指外在人中的真理。
  

属天的奥秘 #6125

6125.“换了他们

6125.“换了他们的马”表从理解力所提供的记忆知识。这从“马”的含义清楚可知,“马”是指形成理解力的观念(2760-2762, 3217, 5321节);由于它们论及埃及,而埃及表示记忆知识,故“马”在此表示从理解力所提供的记忆知识。此处有必要阐述一下何为从理解力所提供的记忆知识。人的心智中有一个理解力部分和一个意愿部分,这些不仅在他的内在人中,还在他的外在人中。人的理解力从幼年到成年都在发展和成长,它就在于洞察从经验和记忆知识中所获得的事物,还在于从结果洞察原因,以及从一系列原因洞察后果。因此,理解力部分在于领悟并觉知诸如属于文明道德生活的那类事物。来自天堂的光之流注带来它的存在;因此,每个人的理解力都能变得更完善。理解力照着各人努力利用他所知道的,以及他的生活和个性而被赐予各人;只要头脑健全,没有人缺乏它。它被赐予人,是为了叫他能拥有选择的自由,也就是能自由选择良善或邪恶。人若没有像刚才所描述的这样一种理解力,就没有自己的能力去作出这种选择,因而没有任何东西能变成人自己的。
  要进一步知道,接受属灵之物的,正是人心智的理解力部分;因此,它就是属灵真理与良善的接受者。因为若人没有这理解力部分,良善,即仁,和真理,即信,根本不可能被灌输给他;相反,它们照着他的理解力而被灌输。这也解释了为何一个人只有到了成年拥有理解力之后才被主重生。在此之前,爱之良善和信之真理就像种子落在了极贫瘠的地里。不过,一旦一个人已经重生,他的理解力就发挥看见并明白何为良善,由此看见并明白何为真理的功能。因为理解力会将属于天堂之光的那些事物转换为属于自然界之光的事物;前者由此显现在后者里面,犹如人的内心情感在没有伪装的情况显现在他的脸上一样。正因理解力发挥这种功能,所以在圣言中,许多经文在论述教会的属灵一面时,也论述教会的理解力;蒙主的神性怜悯,我们将在别处论述这个问题。
  由此明显可知从理解力所提供的记忆知识是什么意思,即:它们是用来支持人以其理解力所领悟并觉知之物的记忆知识,无论这些事物是恶的还是善的。在圣言中,“埃及的马”就表示这些记忆知识;如以赛亚书:
  祸哉!那些下埃及求帮助的,是因仗赖马匹,倚靠甚多的车辆,并倚靠强壮的马兵,却不仰望以色列的圣者,也不求问耶和华。埃及不过是人,并不是神;他的马不过是血肉,并不是灵。(以赛亚书31:1, 3)
  此处“埃及的马匹”表示从败坏的理解力所提供的记忆知识。
  以西结书:
  他却背叛巴比伦王,打发使者往埃及去,要他们给他马匹和多民。他岂能亨通呢?行这样事的人岂能逃脱呢?(以西结书17:15)
  “埃及的马匹”也表示从败坏的理解力所提供的记忆知识,在信的事务上人们便求助于这些知识,若不凭这些知识,就不信圣言,也就是不信主。因此,信仰根本不存在,因为一种否定态度在败坏的理解力里面占据主导地位。
  法老的马匹和战车被淹没在红海中就代表这类记忆知识被毁灭;由于“马匹”表示这些知识,“战车”表示虚假的教义事物,故“马匹和战车”经常在圣言中被提及(参看出埃及记14:17, 18, 23, 26, 28)。此后摩西和米利暗所唱的歌中也包含这些话:
  法老的马匹、战车和马兵下到海中,耶和华使海水回流到他们身上。你们要歌颂耶和华,因祂大大战胜,将马和骑马的投在海中。(出埃及记15:19, 21)
  在摩西五经中,为管理以色列的王所规定的事也表示类似的记忆知识:
  如果他们想要一个王,要从弟兄中立一个王来管理你;只是王不可为自己加添马匹,也不可使百姓回埃及去,为要使他加添马匹。(申命记17:15, 16)
  “一个王”代表神性真理方面的主(1672, 1728, 2015, 2069, 3009, 3670, 4575, 4581, 4789, 4966, 5044, 5068节),因而代表聪明方面的主,因为这聪明若为纯正,就来自神性真理。要获得聪明必须通过圣言,也就是神性真理,而不能通过取自人自己的理解力的记忆知识,这一点由以下禁令来表示:王“不可为自己加添马匹,也不可使百姓回埃及去,为要使他加添马匹”。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